导读:华佗是名医,想必大家都是清楚的,不过关于华佗的称号是什么,还有些许人不知道,华佗被世人称作外科鼻祖,这是怎么回事呢?华佗因何被称为“外科鼻祖”呢?若是说起其他尊称,那么华佗是医仙还是医圣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华佗因何被称为“外科鼻祖”
华佗(公元145年~208年),字元化,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
华佗一生奔波各地,救死扶伤,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
由于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精于方药”,被人们称为神医。
史书对于华佗治疗的病例记载有20多个,涉及传染病、妇产科病、小儿科病、寄生虫病、内科病、皮肤病等。在对“肠胃积聚”之疾实施医治时,华佗首创了麻沸散,对患者麻醉后实施手术,这是全世界医学史上首次应用麻醉进行手术治疗,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后来中药麻醉都是在麻沸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且这一应用比西方早1000多年。
华佗以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他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创造了一种“五禽之戏”,以此来进行医疗体育锻炼,他的弟子吴普坚持做“五禽之戏”,九十高龄仍耳聪目明、齿牙完坚。
华佗是古代杰出的医学家,医术高明,而且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治病不分对象、不论场所。一生行医,对外科、内科、妇科、针灸、寄生虫病和医疗体育保健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精湛的医术。华佗曾把平生的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写成《青囊经》,可惜失传。
华佗是医仙还是医圣
华佗是医仙不是医圣。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行医历程
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一日,有军吏二人,俱身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用发汗药,一用泻下药,二人颇感奇怪,但服药后均告痊愈。原来华佗诊视后,已知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
华先生治府吏倪寻,头痛身热,则下之,以其外实也。治李延头痛身热,则汗之,以其内实也。盖得外实忌表、内实忌下之秘也。又按内实则湿火上冲,犹地气之郁,正待四散也。外实则积垢中留,犹山闲之水,正待下行也。其患头痛身热同,而治法异者,虽得之仙秘,实本天地之道也。余屡试之,果屡见效。
又有督邮顿某,就医后自觉病已痊愈,但华佗经切脉却告诫说:“君疾虽愈,但元气未复,当静养以待完全康复,切忌房事,不然,将有性命之虑。”其时,顿妻闻知夫病已经痊愈,便从百里外赶来看望。当夜,顿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后果病发身亡。另一患者徐某,因病卧床,华佗前往探视,徐说:“自昨天请医针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心烦而不得安卧。”华佗诊察后,说:“误矣,针刺未及胃管,误中肝脏,若日后饮食渐少,五日后恐不测。”后果如所言而亡。
华佗曾经替广陵太守陈登治病,当时陈登面色赤红心情烦躁,有下属说华佗在这个地方,后来他就命人去请华佗,为他诊治,华佗先请他准备了十几个脸盆,然后为他诊治结果陈登吐出了几十盆的红头的虫子,为他开了药,说陈登是吃鱼得的这个病,告诉他这个病三年后还会复发,到时候再向他要这种药,这个病就可以根治了,并且临走告诉了华佗家的地址,那年陈登36岁,结果陈登果然三年后旧病复发,并派人依照地址寻找,可是华佗的药童告诉陈登的使者说华佗上山采药还没回来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结果陈登去世了。(依据见《三国志·陈登传》)在周泰受重伤时,华佗医好他,所以后来有人向曹操推荐华佗时就说:“江东医周泰者乎?”
黄疸病流传较广时,华佗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因此而流传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华佗还以温汤热敷,治疗蝎子螫痛,用青苔炼膏,治疗马蜂螫后的肿痛;用蒜亩大酢治虫病;用紫苏治食鱼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黄精补虚劳。如此等等,既简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府中官吏倪寻、李延同时来就诊,都是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病邪泻下来,李延应当发汗驱病。”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他们也应当用不同的方法。”说完,马上分别给两人服药,等第二天一早两人一同病好起来了。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华佗因何被称为“外科鼻祖”,华佗是医仙还是医圣”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拓展
孙思邈为什么被称为药王_孙思邈的著作是什么_
导读:在古代名医里,你能说出几个名字呢?或者念出几个名字,你能认出哪个是名医吗?在唐代的时候,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