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克己复礼的主旨是什么?克己复礼是谁的主张呢?听过这个词,却不知道这个词的意义可怎么行,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主张,意思就是承认个人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存在着冲突的一面。遵守社会公允的礼仪制度,常常需要克制自己。接下来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克己复礼的现实意义吧。
“克己复礼”的主旨是什么
“克己复礼”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主张,语出《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孔子的弟子颜渊有一次向孔子请教怎么样才是做到了仁,孔子回答道: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礼的要求,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才算是符合仁的定义。如果真正做到了“克己复礼”,人们自然会把你看作仁人。想要成仁,是要靠自己努力的,怎么可能会凭借别人指引呢?颜渊问道:那具体要怎样做呢?孔子道:不合礼仪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渊听完孔子的教诲后说道:我虽然不够聪明,但一定会按照先生所说的去做。
由此可以看出,“克己复礼”是成仁的基本准则。“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这个意思。“克”在古代有“战胜”“克制”的意思。宋朝的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克己复礼是谁的主张
“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主张。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这就是“仁”的表现。他强调“自省”、“自讼”、“每日三省吾身”,以使自己的各种情欲趋于正道,合乎规范。这一主张被儒家学派所倡导,成为了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克己复礼的现实意义
从“克己复礼”本身来说,以仁为核心的礼所体现的包容和超越之道德情感在任何时代都可继承发扬,同时现代社会也需要以此来维系和规范法律无法顾及的家庭和社会关系。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工业发展削弱了家庭关系中血缘的维系作用,社会关系日益功利的情况下,个人和社会对感情交流和道德情感慰藉的要求变得异常重要,而传统文化中一些礼仪的复归和继承不仅能保存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能够以人类道德情感为基础紧密建构人际关系,稳定社会关系。
当然,此时的礼并非是拘泥于过去的不合时宜的规则步骤,而是依据社会的变化进行损益的。孔子就曾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这才是变化的社会所需要的礼。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克己复礼的主旨是什么,克己复礼是谁的主张”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拓展
张居正为何有万历首辅之称_张居正的历史评价
导读:张居正何许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对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内...